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媒体聚焦 | 刘润东律师应邀参加第五届“中国—新加坡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坛”并接受媒体专访

2025-11-01

  人工智能(AI)的运用已渗入各行各业,影响力逐渐扩大,法律界也不例外。在司法或替代性争议解决程序中,如果AI生成的内容有误,造成结果出现偏差,谁该为此承担责任?⽽随着AI发展迅速,法律从业者的角色和义务又会有什么改变? 这些议题在10月24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新加坡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坛”上成为焦点之⼀。该年度活动由新加坡律政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联合主办。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刘润东律师应邀参加,并应邀接受联合早报的专访。

  论坛上,新中两国法律界的五名代表围绕“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否会成为争议解决中的新争议”展开讨论。此外,专家们也探讨了“争议解决的效率提升与程序创新”及“探寻争议解决的道德边界”等两大课题。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刘润东博士表示,由于法律的高度专业性,⼀般AI或许无法满足需求,业界已着手开发专属于法律的AI。 他说:“随着AI不断被训练,⼀些基于非常有价值的行业数据库而进行开发的专业AI,将成为每个从业者必须的工具和技能,例如仲裁等行业。”

  刘博士是跨境投资和贸易领域的法律专家,也曾任新仲驻华首席代表。经常走访世界各地司法机构的他观察到,新加坡争议解决机构的数码软硬件设施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仍在不断提升,例如提前多年布局和发展区块链存证和文件保存等技术用于在线争议解决,以及2025年实现微软亚洲研究院AI研究中心落地新加坡等,这在亚洲可说是首屈一指。

  刘博士认为,随着AI时代到来,新加坡提前储备且一直储备的技术能力正好可以派上用场,这将吸引更多⼈选择新加坡为首选的仲裁地。

  约500名来自新中法律与商业界的代表出席活动。与会者通过开幕演讲、小组讨论和炉边谈话,对各个主要课题有了新的了解和启发。

  来源:《联合早报》

  刘润东,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跨境法律专家,从业17年,历任国内外知名律所和仲裁机构,曾任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驻华首席代表,兼有多国律师资格。其客户主要为先进制造业企业,覆盖央国企、上市及跨国公司,提供包括国际争议解决以及 管制与制裁等政府调查应对方面专业服务,获列Chamber(钱伯斯)国际贸易领域榜单,处理逾百亿争议案件以及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政府调查应对并入选新华社“年度法律服务出海实践案例”。入册境内外知名机构仲裁员、调解员,兼任中国WTO研究会理事、威海国际仲裁院执行院长及各省国际商会、欧美同学会、海归协会等职。

  学术方面,其获聘为中国政法大学、公安大学及各地高校研究员或兼职导师,参与仲裁法修订、制裁应对等多项国家和地方立法、重点课题并曾获司法部点名嘉奖,曾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Lexis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公开发表专业文章。

  2025年,其获百年盛誉的美国国际法学会ASIL邀请,作为唯一的中国律师代表赴美参加双年会并就制裁和应对发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